改革的主要內容有:
第一、儲氣庫業務移交勘探與生產分公司歸口統一管理,統籌儲氣庫規劃建設和運營管理。
第二、儲備氣分公司更名為儲氣庫分公司,負責儲氣庫專業管理的具體工作。
第三、管道企業所屬儲氣庫(群)全部移交相應油田企業。大港油田儲氣庫(群)由北京天然氣管道移交大港油田管理;京58、金壇和劉莊儲氣庫(群)交由華北油田管理,人員同時劃轉。油氣田企業現有6座儲氣庫(群)維持現行管理模式不變。
劃分后的中國石油儲氣庫分布如下:
華北油田:金壇、劉莊儲氣庫(群)、蘇橋儲氣庫(群);
大港油田:大港儲氣庫、大張坨儲氣庫、板南儲氣庫;
西南油氣田:相國寺儲氣庫;
新疆油田:呼圖壁儲氣庫;
遼河油田:雙6儲氣庫;
長慶油田:陜224儲氣庫;
至此,中石油內部原屬于管道板塊的儲氣庫(群)全部劃歸至勘探板塊,相應的交接工作也逐步進行中。
本次改革的目的:
第一,儲氣庫業務體制改革,是適應國家深化油氣體制改革,完善天然氣產供銷儲體系建設要求,有助于加快儲氣庫建設,增強集中國石油天然氣調峰保供能力,滿足國家天然氣快速增長的需求。
第二,此次改革也是集團公司理順內部管理,發揮整體優勢推動儲氣庫業務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儲氣庫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建設運營涉及業務面廣、技術性強。改革充分發揮油田企業在技術、資源和人才方面的優勢,加快儲氣庫建設,統籌調配庫容資源,形成運營合力,發揮儲氣庫最大效益效能。
改革帶來的問題:
第一,原管道板塊旗下的儲氣庫(群)的主要功能:(1)用于保障下游用戶的用氣安全,為上游管道發生泄漏、爆管等情況提供搶修時間;(2)季節性調峰,解決因季節性用氣量不均衡引起的供氣過?;蚬獠蛔愕膯栴}。根據該功能定位,儲氣庫的注采任務直接由北京油氣調控中心下達到現場站控室,相關的生產運行、作業計劃也需由北京油氣調控中心進行審核批準。改革后,若該功能定位和工作模式保持不變,則與油田公司的從上至下、逐級傳達的工作模式完全不匹配,油田公司則有聲音認為此次劃轉僅得到了儲氣庫行政上的領導權,對于儲氣庫的業務模式、工作流程不具備自主管理權,只能仍然無條件的服從于管道調配,由于尷尬的權屬問題很可能導致未來無法對儲氣庫的實際盈虧做出準確核算,對于油田公司建設儲氣庫的積極性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第二,中石油內部已經成立了儲氣庫分公司,該公司是管理儲氣庫建設和發展的專業公司,但自成立以來,并未對儲氣庫的管理做出實質性的工作部署,均以“代建代管”的模式委托原企業進行建設管理,這與該公司的人員、資產、技術等方面的不足有一定關系,同時也與對儲氣庫的管理和發展理念有著較大聯系,中石油所轄儲氣庫未來是否能夠統一劃轉到該公司,還未知可行,如可行,則部分儲氣庫將經歷第二次改革,改革期的業務將再次擱置,不利于儲氣庫的快速發展。
第三,由于管道企業與油田企業的薪資待遇存在一定差異,尤其是本次劃轉所涉及到的單位更為甚之,據了解,原儲氣庫建設人員基本選擇留在管道企業,服從管道企業的內部調動,這基本包含了儲氣庫所有崗位的全部技術骨干,僅有極少數的現場操作人員選擇留下,即便是擁有高超技術的油田企業,短時間內也無法將儲氣庫業務理順和開展,尤其是鹽穴儲氣庫的建設技術和運行管理具有很大的獨特性,更是難以尋找可替代的技術人員,人才的嚴重流失對儲氣庫的快速建設和發展極為不利,接手的技術人員至少要2-3年的培養期才可能達到現有的技術水平,這樣一來也完全違背了改革的初衷。
綜上所述,可以說本次管道企業旗下的儲氣庫改革實則是為即將上馬的“國家管網”鋪平道路,之所以一定要將儲氣庫資產進行剝離,是因為時至今日中石油內部仍不能確定儲氣庫的盈虧情況,可能影響未來的融資及上市計劃,而對于儲氣庫未來的建設和發展并未做好充足的準備。
未來儲氣庫發展的建議:
第一,按照國家對于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的建設思路,國內大中型油氣田的產氣能力已具備相應規模,銷售體系已經建立并正常運轉,“國家管網”也已具備獨立條件、呼之欲出,儲氣庫分公司也應把握時機,及時將儲氣庫的業務進行整合和統一,盡早實現儲氣庫的獨立運營和核算,完善產供儲銷體系,形成天然氣供應鏈的有機結合。
第二,儲氣庫分公司應盡早的建立自己的調度系統,能夠與北京油氣調控中心實現聯合調度,實現儲氣庫氣量存取的自主管理權,明確儲氣庫對管道氣的調峰、應急功能,不再無條件履行對管道氣的注采義務,并呼吁相關部門盡快出臺天然氣峰谷價差標準,以及應急保障的用氣和其它特殊情況用氣的氣價計算方式,讓儲氣庫得以實現“低價進、高價出”的目標,推動儲氣庫的效益最大化,從而進一步加快儲氣庫的建設和發展。
第三,科研機構應及時開展對儲氣庫來氣氣源的多樣性研究,根據不同儲氣庫的地理位置和條件,開展儲氣庫接收附近氣田氣和建設LNG接收站的可行性研究,為儲氣庫實現獨立運營后的用氣來源解決后顧之憂。
第四,集團公司及國內各大科研院校應加大對儲氣庫建設技術和運行管理方面的人才培養力度,設置儲氣庫建設技術和運行管理的專業學科,并鼓勵學生報考和學習,涉及改革的單位應在改革過程中出臺相應的人才保護政策,妥善處理人才去留問題,以保證儲氣庫建設工作的連續性。